11月5日上午,化工學院在化工樓1A302學術報告廳開展面向“以評學為主”的課程教學評價典型案例經驗交流會。本次活動特邀《石油化學》課程負責人陶秀娟副教授擔任主講,學院班子成員及全體專任教師參加。

陶秀娟以“綠色引領、數字賦能、創新驅動《石油化學》混合式教學創新與實踐”為主題,從課程概述,創新舉措,案例設計和創新成效等四個方面向學院老師介紹了《石油化學》課程教學中“以評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依據新工科內涵與行業綠色轉型需求,課程團隊系統構建《石油化學》的教學目標:知識層面,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石油組成與綠色加工原理;能力層面,強化學生的綠色工藝設計、碳減排分析及復雜工程問題解決能力;素養層面,融入“綠色發展、低碳使命、能源報國”思政元素,塑造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全面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型新工科人才。
針對當前課程教學中面臨的理論學習向工程應用過渡難、創新訓練實效不足,創新思維激發難、評價與反饋機制滯后,教學精準科學調控難等三大核心痛點,開展了以目標重塑為先導、課程重構為核心、數字升級為支撐,構建“綠色引領、數字賦能、創新驅動”的混合式教學新范式。通過打造“虛實結合、產教融合”資源體系,創新“學、訓、研、創”四階教學模式。建立“智能化+多元化”評學機制,實現價值、知識與能力深度融合,支撐新工科人才培養目標。
本次經驗交流會幫助學院教師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及評價模式和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為全院專任教師提供了可借鑒、可操作的具體方案。
(核稿:王偉濤 編輯: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