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張巖帶隊,教學副院長、學工負責人、系主任及輔導員一行,赴浙江大灣區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團隊先后深入臺州、紹興、嘉興、杭州等地,圍繞就業基地建設、產學研協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三大任務,對接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及龍頭企業,為畢業生開拓高質量省外就業渠道。

精準對接政府資源,構建區域合作網絡。打通人才輸送通道。團隊首站與兄弟學院一起拜訪臺州市人社局,重點調研當地化工、醫藥化學及能源化工產業鏈布局,并針對校企“雙聘”機制(企業專家入校授課、教師赴企掛職)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隨后到臨海市人社局座談交流,雙方就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化工類人才定向招聘、實習補貼政策等細節深入探討,為后續校企合作奠定政策基礎。瞄準新興產業就業陣地。在浙江乍浦開發區(嘉興港區),學院與嘉興港區管委會及嘉化能源、嘉興帝人及三江化工等5家龍頭企業達成產學研合作意向,探討了“科研博士聘任企業副總”創新模式的可行性,推動技術攻關與人才共育深度融合。在紹興柯橋區科技局就化工新材料研發、“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設置及運行模式進行了探討。杭州市人才服務管理中心向學院精準推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碩博人才需求,為學院高層次人才“入杭”開辟綠色通道。
聚焦企業需求,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本次走訪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成為校企對話的核心議題。課程體系對接產業前沿。在走訪浙江朗華藥業、永太科技等企業時,企業指出當前畢業生在“綠色合成工藝”“新能源材料工程”等領域的知識儲備不足。學院據此計劃調整相應專業課程,并邀請企業技術骨干參與課程設計,進一步增加課程內容與行業發展的相關性。校企雙導師制強化實踐能力。浙江鴻基石化、浙江傳化合成等企業提出聯合推行“實習-就業一體化”培養模式,探索設立校企雙導師制,由企業工程師指導學生參與在研項目,優秀實習生可直接轉聘為正式員工。校友反饋優化就業指導。團隊專程走訪浙江省氫能產業園的校友代表,收集其對學院職業能力培養的改進建議。校友普遍反映“跨學科知識融合”“項目管理能力”是職業發展的關鍵短板,學院擬將相關能力模塊納入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探索就業新格局,產學研融合破解就業矛盾。學院與大灣區企業達成多項實質性合作,新建3個實習就業基地,成立2個博士后工作站,產學研合作單位持續擴容;通過“走出去”戰略破解地域局限,探索建立“企業命題-學院解題-人才共育”的長效機制,未來將組織師生赴灣區開展產業實踐,引進企業導師入校授課,形成“雙向賦能”的就業生態。
本次暑期專項行動,化工學院緊密對接浙江大灣區化工產業集群發展需求,落實學校新材料學科鏈建設部署,深化產教融合與校地企協同育人,穩固拓展就業基地,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與畢業生就業服務質量。
(核稿:孫賓濤 編輯:雷超)